8月30日凌晨3時28分,詹筱箐的朋友圈發(fā)布了一條新動態(tài),“尊重你的意愿,我做到了,作為妻子我很驕傲。”配圖是她的丈夫丁楚洪的眼角膜捐獻執(zhí)行確認書,丁楚洪是廬山市首例眼角膜捐獻者,一個90后的體育教師在8月29日短暫的走完了他的一生。
詹筱箐的朋友圈截圖
熱愛運動的90后小伙
與病魔抗爭的1200多個日夜
妻子詹筱箐眼中的丁楚洪是個熱愛運動喜歡籃球樂觀積極的男生,“他很喜歡打籃球,廬山市每年都會舉辦夏季籃球賽,他每次都會積極參加,在當?shù)兀那蚣己涂诒际欠浅2诲e的。”說起丈夫的球技,詹筱箐的語氣中依然是滿滿的崇拜。
“我們在高中相識相戀,然后一起考取了同一所大學,先后走上了教師的崗位。”14年相戀,相同的職業(yè)方向,讓兩個相愛的人看到更加美好的未來,他們擁有了兩個活潑可愛的女兒,生活雖然平淡但依然甜蜜。但病魔卻在不經(jīng)意的時候盯上了他們。
籃球場上的丁楚洪
丁楚洪2015年9月來到廬山市蛟塘中心小學擔任體育老師,2016年春節(jié)剛過,丁楚洪卻突然發(fā)現(xiàn)了身體的不適。“是在2016年剛開學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的,當時我們還去到學校報到,處理完工作后再去檢查身體。”然而就是這次檢查,就發(fā)現(xiàn)了丁楚洪患上了惡性胸腺瘤。
“醫(yī)生當時就告訴我們,這個病有點麻煩,隨后我們就在北上廣開始了治病之行。”經(jīng)過了一系列的化療及放療,丁楚洪的身體開始逐漸穩(wěn)定,讓他又萌生了繼續(xù)回校教書的想法。他告訴妻子,鄉(xiāng)村小學里的學生大多都是留守兒童,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懷和愛護,就這樣2017年的2月,丁楚洪再次返回教師崗位,用他的方式教育關心學生的成長。
丁楚洪和學生一起
但是病魔并沒有選擇放手,2017年暑假,丁楚洪的身體又接二連三的出現(xiàn)小毛病,只能再次重新治療。只是重新開始的治療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,難度提高了等級,2018年的8月,丁楚洪患上了胸腺瘤的并發(fā)癥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,需要不間斷的輸血和血小板,就是在這一年的治療之中,丁楚洪開始思索是否應該在生命結束之時捐獻出自己的器官,幫助到更多的人。
“正是因為有那么多人無私的獻血,才能保障像我一樣的人沒有后顧之憂的一直有血使用,那我是不是也能為社會做出這樣的貢獻?”這是丁楚洪當時觸動到妻子的話語,這也是當丁楚洪做出想要捐獻眼角膜的決定時,詹筱箐表現(xiàn)出了完全支持。
“因為我非常了解他,他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,幫助到一些不幸的人們,如果生命逝去,身體的某些器官可以以另一種方式存活,他覺得值得,也是對親友的一種寄托。如果可以選擇,他更希望他的眼角膜可以幫助到幼兒患者。”
丁楚洪和女兒合影
遺愛人間
角膜傳遞光明
當然,家里的老人家一開始是沒有那么容易說服的,但是丁楚洪很堅持。他告訴父母和家人,自己走到生命的盡頭之時,只有兩個愿望:一是希望讓他平靜離開,不想再做無謂的掙扎;二是希望能夠捐獻眼角膜。最后丁楚洪的爸媽還是選擇妥協(xié),就這樣他在捐獻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。
2019年8月29日晚10時46分,丁楚洪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,隨后詹筱箐便聯(lián)系上九江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,幾經(jīng)波折,在8月30日凌晨4時左右,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全程見證下,丁楚洪完成了自己的遺愿,成為廬山市首例眼角膜捐獻者,九江市第28例眼角膜捐獻者。隨即工作人員在時間小心地將丁楚洪一雙清澈透亮的角膜取下,并連夜送往南昌評估與保存。
如今,90后教師丁楚洪的角膜已被送往南昌愛爾眼科醫(yī)院,在未來的日子,可以讓素昧平生急需角膜移植的陌生人重見了光明,讓他們走出黑暗,遠離病痛的折磨,重新綻放出光明的火花。
讓他的這份大愛也在這個世界上無限延續(xù)與傳承。
記者后記:
接到采訪后,記者加上了丁楚洪妻子的微信,在朋友圈中能看出,她同樣是個熱愛生活,積極樂觀的人。在采訪中,她告訴記者,受丈夫丁楚洪的影響,她自己一直在無償獻血,甚至她的媽媽也有今后去做捐獻的打算,“因為生活的意義不僅僅是活著,每一次的付出如果可以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,我覺得這就很有意義。”詹筱箐說到。